第三課 – 太極拳的架式

太極拳有不同的架式,有代理架,騰挪架,領落架,忽雷架,還有很多很多...
剛接觸太極拳的朋友,必定會給這些專有名詞嚇到傻眼。具體而言,這只不過是形容拳架的特點及其用途。既然講開弓步,便不能不提及,高、低架,對弓步的影響及需注意的地方。

高架

站得比較高,馬步不寬,運動量較低,弓步不明顯。腰胯較為靈活,所以屬技擊架

低架

站得比較低,馬步較寬,運動量較高,弓步明顯。對腿部肌肉要求較高,所以屬練功架

高架 – 腳掌擺放角度較小
低架 – 腳掌擺放角度較大

 

第二課,提及過正確及錯誤的弓步,對膝關節有什麼影響。那現在就談談弓步還有什麼需要注意,該怎樣做才對。行拳走架時,有時站得較高,有時站得較低,若能了解我們腳掌該擺放的角度,即能「一理通,百理明」,可以好好地保護我們的膝關節

弓步而言,膝關節屈曲角度愈大,腳掌要轉得愈開。

我們可以從上圖的高、低架,看到腳掌的擺放角度,根據以上的要求,行拳走架,便不會使我們的膝關節過度受壓喔。

現在,我們從高處俯瞰,看看高、低架的區別。

高架 – 開合角度較小
低架 – 開合角度較大

箭咀是由丹田位置,指向膝關節。我們可以清楚看到,其角度有何分別。

高架角度較小,低架角度較大。

要知道,關節的活動角度是有限的,我們要好好珍惜,用得太盡,易被人以擒拿控制。高架的角度較小,也是其靈活的主要原因。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,即是「化勁」,其操作只不過是輕微改變關節的角度或位置,無謂的動作,只會令你立於敗勢。如何做到,會在其後的課堂解說。我很喜歡太極拳的拳理,稍為靈活運用,則可套用於日常生活當中。

動作、腰跨及步法的擺動幅度為最小,所以被稱為小架,因為擺動小,所以轉換快、速度緊湊、變化靈活,適合練習技擊和內功。

代理架

套路特點為由內帶外,通過練習套路,由外型帶動裡面的內功,所以有些人把代理架稱作帶裡架

趙堡和式太極拳

老師修習的是趙堡和式太極拳,架式屬高架、小架、代理架之類別。趙堡和式太極拳的套路設計,由淺入深,無發勁動作,丹田不停運轉,步隨身換,手隨腰轉,上下相隨,有機會再談。對初學者而言,我認為架式該以中架為主,步形較為明顯,有形可從,難度也相對適中。

現在,我們要時刻留意膝關節的受力狀態,及腳掌擺放的角度。對初學者的唯一要求是不要讓膝關節受傷